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分子复混溶胀胶体材料具有固水性强、脱水缓慢、脱水后遇水可再生、与煤粘附性强、能形成焦化层、流动性和渗透性好及无毒、无味、无腐蚀、高温无烟等特性。长期以来 ,半前进式工作面防治煤炭自燃技术措施中 ,一直未采用高分子复混溶胀胶体材料。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张集矿在自燃煤层的 74 2 3工作面半前进式开采中 ,采用了高分子复混溶胀胶体材料封堵沿空留巷漏风、喷洒覆盖采空区遗煤、封闭联络巷道等为主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与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采空区漏风率降到 4 .35 % ,工作面开采期间杜绝了煤炭自燃隐患的出现 ,因此 ,高分子复混溶胀胶体材料防治半前进式工作面煤炭自燃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2.
碳酸盐溶液纳滤过程中的H+负截留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配的具有暂时硬度的碳酸盐溶液为水样,使用NF270型和NF-型纳滤膜在5种pH值条件(6.0,6.5,7.0,7.5和8.0)下进行了纳滤实验.结果显示,当压力为1.0MPa,流量为6 L·min-1,温度恒定在25℃的条件下,2种膜的通量随进料液pH值的降低而升高,表明对进料液进行酸化可使膜过滤获得相对较高的通量.整个过滤过程中,透过液pH值始终低于浓缩液pH值,即H+表现为负截留,这是因为小体积、荷正电的H+易透过小孔径、荷负电的纳滤膜所致.H+的负截留作用会加速HCO3-离解,生成更多的CO32-,使膜面发生CaCO3结晶的可能性加大,不利于膜操作.荷负电量高的纳滤膜有利于H+的透过,因此在纳滤软化水过程中,应当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膜的选择及相应的预处理,在满足水质处理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荷负电量稍低的膜有利于减小H+负截留对纳滤软化水过程的影响,从而延缓膜面结垢.  相似文献   
53.
东北红松林生境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红松年轮生长分析,用红松年生长量与23个气候因子逐步回归。结果表明:红松生长与7月平均温度,≥5℃积温,年降水量密切相关。根据这3个气候因子综合进行红松生长量适宜性区划,划分出:红松生长不适宜区,适宜较差区,适宜区3个区域。这与实际红松分布区域是吻合的。充分证明了红松的分布与其气候相适应,更进一步的说明了红松阔叶林是该地区的一种稳定的地带性植物群落。红松生长适宜区的区划,对人造红松林也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王智  夏建中  王小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5):1843-1850
选择DF10、DF30、DF90 3种纳滤膜对无机盐(NaCl和CaCl_2)、微量有机物(药物及个人护理品)、富里酸溶液进行纳滤实验,考察具有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的膜对不同种类溶质的截留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膜孔大小和带电量共同决定了纳滤膜对无机物的截留率,而微量有机物和天然有机物的截留率主要由膜孔径决定.膜活性层厚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膜的透水系数;膜的透水系数与NaCl截留率呈现负相关;膜的截留分子量越小,其对有机物的截留率越高;脱盐(NaCl)能力不一定正相关于有机物截留率,也不正相关于CaCl_2截留率.研究发现,DF30具有低无机物截留、高有机物截留的特性,这与其截留分子量适中、膜表面电荷密度低、活性层厚度小等物化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藏书剔除工作是精化藏书、调整藏书结构、增强藏书活力、提高藏书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之 一,是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根据馆藏图书剔除的一般原则和我校图书馆的 具体情况提出了我校图书馆藏书剔除的原则。  相似文献   
56.
为准确掌握滑坡位移变化规律,基于滑坡变形监测结果统计,对位移数据进行去噪分解处理,将滑坡位移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误差项,并分别利用优化多核极限学习机和Arima模型构建预测模型,以实现滑坡位移的组合预测。结果表明:Morlet复小波较传统去噪模型分解效果更优,且通过优化处理,能更好地提高其分解能力;通过对多核极限学习机的递进优化处理,能有效提高趋势项的预测精度,且经Arima模型的误差修正预测,能进一步提高整体预测精度,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验证该组合预测思路在滑坡位移预测中的适用性;通过外推预测,得到滑坡位移仍将进一步增加,并趋于不利方向发展,因此需加强灾害防治,避免成灾损失。研究结果可为滑坡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7.
为安全有效地消除原油中的硫化氢,在分析了现有技术存在不足的情况下,提出了利用井下产出液的流动动能作为动力,驱动叶轮旋转并带动微型螺杆泵,将消除硫化氢的注剂泵入到采出液中来实现消除硫化氢的目的。通过研究,研制了井下消除硫化氢注剂注入管柱及微型螺杆注入泵。该注入装置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消除效果好,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硫化氢的目的,满足油井的安全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58.
选取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丁烷磺酸(PFBS)两种链长不同的典型全氟化合物(PFASs)作为目标去除物,以硫酸钙为典型无机结垢,研究硫酸钙结垢不同阶段中纳滤膜去除PFASs的特征和相关机理,简称硫酸钙试验,同时以相同离子强度的非结垢无机盐溶液开展对比试验考察目标PFASs的截留规律.结果表明,当硫酸钙和目标PFASs共存时,PFOS稳定截留率为硫酸钙试验(97.1%)>对比试验(93.0%),而PFBS稳定截留率为对比试验(46.2%)>硫酸钙试验(38.2%).对于同一PFAS,同一过滤时刻,膜面带电量:硫酸钙试验<对比试验;联合截留率、膜通量和Zeta电位综合分析可知,硫酸钙结垢过程中,PFOS的截留主要由Ca2+与PFOS的络合及架桥作用控制,该作用影响PFOS分离过程中的空间位阻作用强度;PFBS过滤初期的截留中静电排斥起主要作用,结垢层生成后,滤饼层强化的浓差极化作用成为PFBS截留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岩土渐进式地质灾害是当前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颗粒离散元法导出颗粒连接损伤模型,建立岩石细观离散模型,进行不同颗粒参数条件下的岩石单轴受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石细观颗粒间相互黏结力是影响颗粒黏结破坏的主要因素;颗粒间摩擦系数是影响宏观强度的敏感参数,单轴受压试验形成接近45°剪切带,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较好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建立岩体开挖细观离散模型,模拟不同地层条件下的开挖过程,对比分析了开挖未支护和支护情况下检测点的沉降差异。研究发现,未支护支撑下,深层开挖时,检测点的位移沉降较浅层开挖时明显;支护可以有效降低围岩变形,防止拉应力产生。本文从细观上揭示岩体开挖条件下渐进式破坏过程形成机制,为更深入研究岩土力学特性和滑动断裂的形成与发展等渐进破坏过程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0.
实现赤潮预警对于减轻海洋环境灾害、避免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渔业重大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水文监测数据海量却难以实现实时自动化监测与预警,特别是难以利用传统监测手段实现对危害更大的赤潮的精准实时预测这一显著问题,提出利用浮标数据作为依据,借助机器学习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方面的优势,建立一种新颖的双重递进式赤潮预警机制的方法。首先,通过相关算法分析历史数据,以确认赤潮初步预警阈值;其次,对叶绿素a、pH、溶解氧等重要监测指标的当前和阶段性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判断是否达到预警触发条件;然后,进一步联合分类、回归、聚类、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相关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最后,通过这种递进式的机制对短期内是否会发生赤潮作出判断,以实现赤潮自动化预警预报。在此基础上,利用宁波梅山湾实际监测数据,证实了该方法在赤潮实时自动化预警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